学科带头人简介

贾吉祥

冶金技术研究团队学科带头人,教授级高工,一级研究员,主要从事钢质洁净化、铸坯均质化工艺研究,特别是带领团队开展外场冶金技术及装备集成应用的研发工作,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外加电场钢液净化精炼、螺旋电磁搅拌等技术及装备,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发表论文30余篇,SCI5篇,EI3篇,授权专利50余件。曾获冶金科技奖二等奖、辽宁省科技奖二等奖各1项,鞍钢集团科技奖、鞍山市科技进步奖多项。

廖相巍

冶金技术研究团队学科带头人,冶金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鞍钢二级专家,主要从事鞍钢炼钢领域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研究开发等工作,曾负责及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课题等多项国家及鞍钢重大科技项目。曾多次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鞍钢集团重大科技奖励、纽伦堡国际发明奖等;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EI、SCI检索收录,修制订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及企业标准多项。中国金属学会连铸分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电磁冶金及强磁场材料分会委员。

罗定祥

海工结构用高耐蚀及钛合金研究团队学科带头人,高级工程师,重庆大学金属压力加工及冶金热工专业,研究生学历,现任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科技部部长、专项办主任,中国特钢协第八届委员。2016-2020期间,取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四项,获发明专利多项。

任毅

海底管线用钢研究团队学科带头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鞍钢一级专家,鞍钢管线用钢领军计划首席专家,长期致力于管线用钢的研究和开发,承担国家“十一五”“高品质中厚板生产技术”“十二五”“高强度耐腐蚀石油天然气集输和输送用管线钢生产技术”“十三五”“低温高压服役条件下高强度管线用钢 ”“L485高应变管线钢及JCOE钢管基础研究”科技支撑项目和国家“863计划”课题“深海高压油气输送用高强厚壁管材关键技术研究”。获全国发明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发表论文30多篇,多篇论文被EI、SCI收录。

严玲

船舶结构用钢研究团队学科带头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鞍钢造船用钢领军计划首席专家,负责科技部“十二五”、“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工信部“高技术船舶专项”、辽宁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省部级、公司级重大课题30余项,荣获冶金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等20余项。主持开发出货油舱用耐蚀钢、止裂钢、船舶海工用低温钢等高端产品,起草国家标准4项,授权发明专利32项,在学术期刊及国内外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现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委员会委员。

王佳骥

高级工程师,焊接应用技术研究团队学科带头人,焊接与腐蚀研究所副所长,三级研究员。主要从事大线能量焊接用高强钢的研制和推广、焊接接头强韧性机理性研究、金属材料焊接性分析及焊接接头评价、高效焊接工艺方法研究等工作。负责20余项公司科研课题。多次完成鞍钢船板钢焊接型式认可工作。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鞍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件。现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理事,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材料学术委员会委员。

陈义庆

学术带头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焊接与腐蚀研究所室主任、一级研究员,主要从事金属材料腐蚀机理与防护技术研究。主持政府类项目、集团重大、股份公司等科研项目近20项。以发明人代表授权发明专利10项,以第一起草人制定并颁布国家标准2项、企业标准5项,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8篇。

赵刚

专项用钢研究团队学科带头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专项用钢研究所所长、一级研究员,主要从事专项产品开发,负责重点型号材料开发与应用推广工作。主持5项国家重点科研课题并实现推广应用,负责20余项公司科研课题。完成10余项专项产品鉴定及认可工作。获得集团重大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起草制定、修订国家标准各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