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装备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于2015年9月通过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是我国海洋装备金属材料领域唯一企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工信部、国资委、国防科工局、军委科技委等重大科研任务50余项,通过创新与实践相结合,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难题,突破了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取得了以大型水面舰船与水下潜艇、高技术船舶与先进海工装备用钢等新材料为代表的系统性创新成果,全面支撑海军现代化装备等“大国重器”建设。鞍钢已发展成为国内独家实现军船用钢品种全覆盖、造船海工用钢认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钢铁企业。2025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联合清华大学,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更名为海洋装备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定位海洋装备金属材料应用基础研究,面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围绕我国新型舰船、深远海探测及极端环境海工装备重大战略需求,联合国内优势力量,聚焦海洋装备金属材料腐蚀损伤行为机理、性能耦合控制理论、材料高质制备技术及高可靠应用与评估四个重大科技问题。重点布局材料基础理论、制备技术及应用评估三个方向,发展深远海关键金属材料设计与创制新理论、极端海洋环境海工装备材料服役评估新方法,形成“理论-制备-应用”全链条材料高效研发新方法,突破海洋高端金属材料关键技术“卡脖子”困境,实现海洋装备金属材料全链条自主可控。打造海洋装备先进金属材料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世界一流实验室,支撑海洋强国战略,成为海洋装备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领域不可替代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